新闻中心

会员快讯

企业IPR如何突破价值困局?
发布时间: 2025-06-19  来源: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作者:张倩、曹宇飞、寇蓓琪   阅读:291

在这个崇尚创新、尊重产权的时代,组织常会以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数量彰显其科技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组织内部也常会设置岗位,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在组织内部负责该工作的专业人员称为企业IPR)。从组织创新实力的彰显方式以及组织架构而言,企业IPR应属于科技型组织的核心力量;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企业IPR应当功不可没;企业IPR给出的专业意见或建议应当得到研发部门、组织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多组织惯常会认为知识产权部门是成本部门,不直接创造价值;组织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是研发人员辛苦付出的结果,与企业IPR关系不大;企业IPR的声音也时常被淹没在其他重要经营信息之中,不被听见。应然与实然的差距如此之大,问题出在哪里?

在由佩腾特知识产权主办的陕西IPR成长营首期沙龙活动中,特别邀请了两位嘉宾以及十多位企业IPR,通过观点分享和问题共策等互动方式,揭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不是知识产权管理没价值,而是价值没被‘看见’;不是企业IPR人微言轻,而是企业IPR缺少做事策略。

知识产权对于组织作用的发挥机理是先将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成果固化为组织权利,后将权利转化为组织的经济效益,再从经济效益中剥离部分作为研发投入,以此不断促进组织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稳固组织的市场竞争地位。所以,知识产权无法脱离组织创新成果独立产出,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也无法离开组织经营场景独自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无法实时显现,只有在真正融入组织的产品运营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同样,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就像植树造林和培养人才一样,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蓄能,然后在市场的洗礼中,才能被看见。没有没有过程的结果,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在过程中蓄能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本文以沙龙活动的言论为素材,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形成三个锦囊。第一、不断塑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第二、向上管理要有方法;第三、平级沟通有策略,让研发爱上企业IPR。围绕以上三个锦囊,分别展开说明。

第一、不断塑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营造组织知识产权氛围

1、专业筑基:

企业IPR的专业素养是决定其本人在组织中的话语权的基石。企业IPR应系统性培养自身职业能力。首先,考取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是其专业资质认证的核心环节,资格证获得的过程就是为企业IPR本体构建完整的专利知识体系奠定基础,资格证更是其专业权威的有力证据。其次,在能力拓展维度,需突破单一专利领域的局限,系统掌握商标法、著作权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在实务能力层面,应着重构建技术理解能力体系。不断的通过刻意练习,大量阅读专利文件,系统掌握组织主营业务相关的技术原理、研发流程及前沿创新技术,减少在与组织管理者、研发团队的交流中的信息差。

2、巧用政府项目营造知识产权氛围

企业IPR要主动推进项目申报,同时也要学会以项目申报为抓手,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搭好台子,在组织内部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政府项目申报不仅是一次政策红利的对接窗口,更是组织实现战略升级的契机,还是组织蓄能练兵的绝好机会。

通过申报项目,组织可以名利双收。但名利双收的前提是组织满足申报条件。据了解,80%以上的科技、创新类项目均要求拥有知识产权,所以通过政府项目申报正是推动组织知识产权工作的最佳契机。政府项目申报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精准的管理体检。从研发人员、研发设备投入、研发费用投入到知识产权成果产出,从研发费用归集到项目申报书撰写,每个环节都在倒逼组织建立研发、知识产权、市场等标准化管理体系。申报政府项目更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实战沙场。申报团队需要既懂技术又通政策的“π型人才”,综合性人才能力在政府项目申报中得以培养,同时还能通过申报项目加强与研发、财务、市场等部门的联系,让知识产权的概念慢慢渗入各个部门,为后续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

举例说明:某初创企业将大部分资源倾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新入职企业IPR沦为边缘打杂角色。这位不甘平庸的企业IPR敏锐捕捉到政策机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能获得高额政府奖励,更能倒逼企业构建创新管理体系。他果断向管理层提出高企申报报告,要达到专利数量、研发费用占比达标等硬指标,必须立即启动专利系统挖掘、科研项目管理、研发费用归集三大任务。

企业IPR利用高企申报推动组织变革:技术部门开始建立研发项目立项-实施-结题闭环流程,财务部搭建起研发费用辅助账体系,专利挖掘从零散申请升级为围绕核心产品的组合布局。企业成功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顺利获得各级政府奖金,与此同时,组织的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体系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随后,该企业IPR利用高企热度,继续进阶。借助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契机,将专利导航深度植入研发立项中;随后冲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时,又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化管理规范进行周密部署。这家曾经只有两件实用新型专利的企业,经过五年的发展,蜕变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除了名利,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更深远的变化:研发经理会主动咨询FTO分析,工程师实验数据即时记录已成习惯,曾经打杂的企业IPR,早已从办公室角落搬进了“战略决策会议室”。

第二、向上管理有方法

1、汇报工作,将知识产权价值具象化在经营场景中

整个组织中,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还未形成高度共识时,具体知识产权申请数字的罗列,对于组织管理者而言最先关联的就是成本,难免落下成本部门的刻板印象。企业IPR要将汇报工作看成是向组织管理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价值传导的机会,撕掉不创造价值的标签,那就不能将自己的工作价值导向成本和数字。

企业IPR向组织管理者汇报工作时,应避免仅仅通过知识产权产生数字罗列、需要花费多少费用等说明自身工作内容,而应将工作内容与为组织带来经济效益的权利关联或是置于公司经营场景中表达。具体如何做呢?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之果是需要市场的打磨以及时间浇灌才会散发香味被他人所识别。对于一名专业的企业IPR而言,非常清楚组织每一次知识产权动作背后的深远意义以及可能取得的效果,企业IPR在日常工作就要主动关注与知识产权动作相关的组织经营成绩,并做好记录。在工作汇报时,以记录的经营成绩为切入点,说明该成绩的取得,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曾如何作用、布局、防范等等,然后进一步罗列数字。将知识产权的数字植入在组织的经营场景中,让知识产权管理更加有生命力,进而突出企业IPR的价值。

展开说明: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阶段性汇报时,首先应聚焦于组织重点产品的销量表现或与竞争对手产品的比较结果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能够体现产品的优势;接着,详细说明围绕该产品的性能优势所制定的知识产权策略和申请的知识产权组合;最后,阐述这些知识产权组合如何赋予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助力其攻城略地。将知识产权的专业语言转化成组织管理者的价值认知坐标系。

2、推动工作之前,先主动创造价值再表明需求

身处尚未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认知体系的组织中,成本中心定位与价值质疑始终如影随形。当企业IPR尝试通过组织协调获取资源支持时,常遭遇“投入产出不明确”的决策壁垒;若转而以旁观者的姿态被动等待,寄望于通过重大契机实现价值突围,虽有天赐良机、一战成名的可能性,然则也可能陷入更深的不作为困境,这种做法不仅面临时机不确定性的风险,更可能导致价值认知的持续劣化,使“成本部门、不产生价值”的标签伴随时间推移不断强化。企业IPR应该如何做呢?主动出击,先创造价值,再推动事情。首先,积极主动识别组织发展中的具体痛点(如研发重复投入、供应商侵权风险等);然后,围绕具体痛点,利用自身专业素养或是寻求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帮助,解决组织痛点问题,以成果积累价值信用,推动组织管理者认知迭代;最后,寻找合适的时机,向组织管理者表达推动工作需求。

举例说明:企业IPR主动发起专利无效,帮助组织扫清进入市场的拦路虎

某电商企业渴望进军特定市场细分领域,但其研发团队却因竞品构建的专利壁垒而受阻,导致计划迟迟无法启动。该企业IPR通过深入分析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审查历史档案,并经过充分的检索,判断其存在创造性瑕疵,专利所纰漏技术特征的组合已在现有技术中被完全公开。因此,该企业IPR主动向竞争对手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最终,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受了所有的无效理由,该专利部分权利要求被宣布无效。这一举措为该电商企业赢得了宝贵的市场先机,相当于节省了巨额的专利许可费和研发成本。该企业IPR将专利无效的决定转化为组织管理者的信任。随后,该企业IPR不断主动协助组织解决问题,提升自身价值。目前,该组织的知识产权部门已从最初的边缘部门发展成为拥有二十多人的核心部门,曾经一人独挑大梁的企业IPR已变身IP部门负责人,据了解该组织专利预算不设限。

第三、平级沟通有策略,让研发爱上企业IPR

企业IPR与研发部门的协同困局本质上是价值交换失衡所致。研发部门工作职责是什么?接受研发任务,在规定时间完成研发任务,交付符合用户或是市场需要的方案;而企业IP部门的工作职责却是保护组织的研发成果。企业IPR以完成自身KPI的姿态出现,追着研发人员要求的提交专利交底书撰写、技术细节披露等事务,在研发人员眼中这些都是消耗其精力与其本职工作无关的额外负担。难免出现企业IPR时常发出的“与研发对接太难了,研发不配合”等声音。“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企业IPR唯有先成为研发部门的辅助器,发挥作用,才能破此局。有了这个认识,问题就转变成“企业IPR如何做?才能对于研发人员有帮助。”当考虑问题的角度变了,问题主动权也就随之变化,解决问题方法也就明朗了起来。

例如,高频参与研发例会,先建立关系,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早已刻进大脑中的专利地图为研发打通卡点或给出方向建议。在技术攻关遭遇卡点时,提供竞品专利方案启发研发思路等。

当IPR开始为研发团队节省时间、创造价值,为自己赢得声誉时,专利技术交底书就会从额外负担变成理所应当,任务摊派的模式就变成互惠互利的游戏。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企业IPR的工作真正浸润到技术创造的血脉中,毫无价值知识产权也会变成研发人员认可的有效工具。

以上是关于如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价值的几点分享。谨以此文致敬陕西IPR成长营首期沙龙的智慧火种传递者——感谢每一位倾囊相授的嘉宾,致敬所有真诚分享的企业IPR践行者。佩腾特知识产权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与记录者,以专业视角对沙龙现场迸发的180分钟实践真知进行淬炼,形成此文。本文既是沙龙活动智慧经验的转化器,更是企业IRP价值进化的接力棒。期待这些扎根创新土壤的鲜活经验,能在更多企业IPR同行者的工作场景中生根发芽,孕育出千姿百态的知识产权管理生态。下一程智慧远征,期待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