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协联动开启专业人才培养新篇章
2025年4月至6月,西北大学知识产权(专利)实务课程在长安校区顺利开展并圆满结课。作为本科阶段必修课,此次课程由陕西省专利代理师协会和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共同策划,联合行业内专业力量共同打造,旨在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在校本科生的知识产权理论素养与实务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课程体系科学优化,聚焦实务能力提升
本次课程内容历经多轮研讨与优化,立足本科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构建了“理论+案例+实操”三位一体的教学框架。课程内容涵盖专利概述、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专利挖掘与布局、专利侵权判定与诉讼等八大模块,由浅入深解析知识产权全链条核心环节。授课团队从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导师库中进行筛选,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模拟实训与互动答疑,帮助学生打通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校协协同创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实践
作为行业机构与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协同育人的重要尝试,课程由陕西省专利协会组织专业人员参与设计,整合学界与业界资源,形成“高校主导、协会支持、企业赋能”的联动机制。课堂上,专家结合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专利战略案例,深入讲解技术交底书撰写、专利风险防控等实务技巧,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夯实技能。
教学成果显著,开辟合作新路径
为期三个月的课程中,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课程既填补了传统教学中实务经验的短板,又为未来升学或就业提供了明确方向。西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领导表示,此次课程安排不仅是一次教学创新,更为校企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了可复制的经验,后续将进一步深化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生态圈。
此次系列课程的成功举办,促进了陕西省专利代理师协会与西北大学在知识产权领域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